徽州地处山区,飞禽走兽诸多,靠水为渔、靠山为猎,自然也会诞生一个群体,那就是猎人。说到这山里的动物,光是兽类就有野猪、兔子、黄麂、黑麂、果子狸、梅花鹿之类。还有云豹、黑熊、甚至在80年代,还有关于华南虎的故事!

  

  ▲黑圈内为街源地区

  注:说一只华南虎跑到一户人家的猪圈里去,猪狂叫后引来主人去查看,然后发现一只华南虎在猪圈里咬猪猪,主人随即关上猪圈门,把华南虎围在里面,随后村民前来,消灭了这只华南虎。这个故事也只是听说,有谁知道的可以留言告知,不过现在野生华南虎已经算是灭绝了。

  

  ▲街口人说的“机构” 就是黄麂,野味代表之一

  黄山地区山高林密,植被复盖率大,构成野生动物良好的栖身环境。

 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:黑麂、云豹(荷叶豹)、金钱豹、梅花鹿、白颈长尾雉(山鸡)。

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:短尾猴(青猴)、猕猴(黄猴)、豺、河麂、黑熊、大灵猫、金猫(红春豹)、鬣羚(四不像)、穿山甲、大鲵(娃娃鱼)、白鹇(白山鸡)、小灵猫(香狸)、鸳鸯、勺鸡、鸢、雀鹰、草鸮、雕鸮、领角鸮、红角鸮、长耳鸮、短耳鸮等。

  省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:狐、貉、花面狸(果子狸)、豹猫、毛冠鹿、鹃形目所有种、夜鹰、?形目所有种、雀形目燕科所有种、黑忱黄鹂、红嘴蓝鹊、灰喜鹊、红嘴相思鸟、寿带、金头闭壳龟、背瘤丽蚌。

  省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:黄鼬、鼬獾(白猸)、狗獾、猪獾、黄麂、鸬鹚、雁形目所有种、鸡形目所有种、雀形目伯劳科所有种、画眉、暗绿绣眼、龟类所有种、王锦蛇(菜花蛇)、黑眉锦蛇、棕黑锦蛇、乌梢蛇、中国水蛇、眼镜蛇、尖吻蝮(五步蛇)、花背蟾蜍、中华蟾蜍、黑斑蛙(青蛙)、金线蛙、棘胸蛙(石鸡)。

农村老猎人和他的狗狗

  作为猎人,打猎的主要目的有三个,第一是食物来源,一些大型猎物是很好的肉类来源。第二是收入来源,一些动物皮毛是经济来源。第三是保护庄稼,免受动物残害!

  

  ▲被野猪造访的玉米地

  说到打猎的工具,古时候的人使用什么我不太清楚,但是解放后徽州地区的猎人大致使用两种工具,分别是夹子和土铳,如果还要再加上一个工具,那就是狗狗了。

  

  ▲大土铳和黑火药

  

  ▲小土铳

  

  ▲抗战老兵回忆当年用土铳战斗的时光

  土铳是猎人的头号工具,土铳历史非常悠久,明朝政府就有土铳队了。土铳的结构比较简单,一根枪管和枪托结构,后面有一个击发锤,将黑火药倒入枪管后用棉花压实,然后在放入弹丸,用棉花压实即可,但注入火药和棉花需要一根细长的钢针协助。如果是打松鼠等小型目标,就用霰弹模式,就是放入几十颗小弹丸,这样击发后就会形成散弹,只要一颗小弹丸击中目标即可。如果是野猪等大型动物,放入1-2颗大的弹丸即可。土铳的威力在20米射程之内最佳,打野猪有时候只要10米左右。

  

  ▲土铳的击发结构

  土铳的击发是靠后面的击发器,说白了就是燧发枪,这种技术诞生于1547年,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,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,射击时,扣引扳机,在弹簧的作用下,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,冒出火星,引燃火药击发。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,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,使用方便,而且成本较低,便于大量生产。17世纪中叶,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,一直到1848年子弹运用才被逐渐淘汰,足足装备了200多年。不过徽州地区的土铳,燧石后来被火帽替代了,猎人将火帽扣在耳朵上,就像戴耳塞一样,射击时才将火帽扣在击砧上,击发锤击打击砧上的火帽,火帽里面的火药击燃,注入火药室后引发射击。火帽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击发效率,还能避免走火的现象发生。

  因为土铳也算武器,据说曾经也有两家吵架拿土铳对轰的!牛逼啊!

  

  ▲野猪夹

  猎人的另一样工具是夹子,夹子也分大小,小的是兔子夹,大的是野猪夹。一般要放置在动物经过的地方,这一点老猎人很好辨认。放好后,只需要第二天去巡山即可,所谓的巡山就是上山挨个检查放置的夹子有没有动物上夹,有上夹的就可以就地消灭,然后带回家处理。夹子也有它不好的一面,比如误伤到人和狗狗,一般人被夹后就不要乱动,这种夹子的结构是越夹越紧的,呼叫村民前来帮忙即可。但是狗狗却没人类聪明,被夹后会拼命挣扎,最终导致腿儿被夹断,如果你在农村看见一只狗狗的脚儿不见了,走路一瘸一瘸的,十有八九是被夹断了。

  

  ▲放置夹子

  野猪体型很大,大的有几百斤,上夹之后会疼的直叫,有时候猎户在家里就能听到,或者猎狗听到后会狂吠提醒,这个时候猎户就要拿起土铳急忙去现场处理了。这是因为野猪上夹后,会不断的挣扎扯夹子,时间长了,野猪会把自己的蹄子弄断,然后逃脱而去。K君的爷爷之前就是猎人,有一次打到一只野猪,它的三个蹄子都不见了,这只野猪之前的经历就不言而喻了。不过针对夹野猪,K君的爷爷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方法,那就是把夹子用钢丝绳系在一段圆木上,野猪上夹后让它拖着圆木走,这样既消耗野猪体力,又不会把蹄子弄断。第二天巡山时只需要跟随痕迹寻找,就能追上野猪。老猎人还能依据野猪脚印的大小来区分野猪公母和大小。

  

  ▲一只被夹的小野猪

  有一次去巡山,发现一个夹子不见了,急忙上前追去,野猪拖着圆木在山里跑,到达一个灌木丛时,我们都听见野猪在前方几十米处咆哮。但是苦于灌木丛太密,最终没有追上野猪,还丢了一个夹子。其实赶野猪也是有技巧的,要偷偷的绕过它,跑到它的上方去,然后不能让野猪绕过山脊进入另一个山谷。总之说白了,就是要把野猪往山脚赶。

  赶到野猪后,野猪虽然累的气喘吁吁,但是还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攻击力,会跑过来进攻人,所以人要站得远一点,最好站在一棵树后面,和野猪进入对峙状态等到野猪安静下来,这个时候爷爷就会拿出土铳,慢慢的站到野猪的前方,蹲下来瞄准野猪的脖子部位,就是杀猪捅刀的地方,这样一枪子弹就能进入胸腔。野猪的身上和头骨很硬,不能一枪毙命的话,可能会疯扑,反而会增加了安全风险。

  消灭后的野猪被抬回家,然后杀掉,杀猪的流程和杀家猪差不多,但是会留意下弹丸在哪里,基本上都在肝脏里找到。小野猪的肉真的很嫩很香,老野猪的肉要用开水煮过去腥,然后在烧制。其实要是遇上一个好厨师,也绝对算是一种口福!

  后来爷爷年纪大了,打猎这事就不在参与了!

最后放毒

  

  ▲黄麂锅仔

  

  ▲红焖野猪肉

  如今,国家出台了动物保护法,很多土地也已荒废,年轻人更不愿去当一个猎人,最主要的是,根据现在的枪支管理条例,土铳算是违法的了。虽然家里还有为数不多的老猎人,我也不清楚他们有没有相关证件,总之,土铳和猎人,很快就要从徽州大地上消失了。